古人是如何靠期货赚钱的?

avatar
 2023-02-01 15:02
期货 原创 期货交易 

期货市场萌芽于欧洲。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,就出现过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。我们都知道,国外现代期货贸易的发展和交易体系的完善成熟一直领先于我国,但其实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,也能看到期货交易的影子。

今天大师兄就带大家领略一下,中国古代商人在期货方面的经商智慧。

pic


北宋文人笔下的期货交易

北宋时期,洛阳牡丹冠绝天下。其中有两个名贵品种:姚黄和魏紫。

欧阳修在《洛阳牡丹记》中曾有记录,牡丹繁殖主要是靠嫁接,嫁接需要接穗,个别名贵品种的接穗是非常昂贵的,譬如姚黄,秋来剪一枝,要价五千文,魏紫刚发芽时也能卖到这个价。

问题是,五千文买一嫩枝,回去嫁接要是不活,那钱不是白花了吗?

聪明的北宋商人想到签订“远期合同”的方法。先立合同,买方把接穗拿走,来年牡丹开花了,再交那五千文,如果一直没开花,说明接穗有问题,买方就不用交钱了。

这种买卖很有特色,先拿货后付款,传递了卖方对产品的信心,也减少了买方对产品的顾虑,因此促成了交易顺利完成。这就是期货最早期的一种形式。

pic


跟欧阳修同时代的北宋文学家蔡襄写有一篇《荔枝谱》,也说明了宋朝有过期货交易。

北宋时期,福建荔枝一度供不应求,刚开花时就有商人来订购,他们根据荔枝的长势和未来的销路,跟种植户谈好价格,签好合同,等荔枝成熟了,再按合同成批购买。

即使后来荔枝的长势和销路不如预计得那么好,商人也不能再压价;同样的,即使后来荔枝的长势和销路远比预计得要好,种植户也不能再抬价。

这种交易完全符合现代商业对期货的定义。


清朝晋商的期货发家史

18世纪中期,清朝解除了汉蒙贸易的禁令,由于汉蒙商品存在巨额差价,蒙古地区吸引了很多经商的老百姓。雍正元年,清廷颁布了劝耕劝恳的政策后,大量晋北的农民也来到这里开荒种地。

这样一来,从事汉蒙贸易的商人需要购买粮食,垦荒种粮的农民也需要出售粮食,这中间就产生了商机。

于是,“买树梢”这种期货交易方式便出现了。

发明这种交易形式的人是晋商乔氏鼻祖乔贵发。他在和这些春来冬去的农民打交道时,发现农民普遍对粮价的剧烈波动担惊受怕。

而且大多数农民们求稳,会把冬天卖粮的银子全部带回家,春来时却舍不得多带钱来,所以春夏之季他们往往手头拮据,需要用钱。

pic


于是乔贵发在农民春夏播种时便给农民一个秋收的粮价“稳住”农民,并按这个粮价付给他们部分银子,让他们的手头宽裕起来。这样,乔贵发一方面可以以比秋收时低得多的价格买到粮食,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给农民放贷赚取高额利息。

乔贵发精于算计,他往往在上年粮价暴跌,农民们心有余悸,而实际上本年粮食行情可能上扬的时候做这种生意。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愿意和他合作,到秋天他便能吃到粮价上涨的红利。

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勇气,乔贵发很快成为了当地财力最雄厚的商家。这就是期货交易带来的暴利。

不管是古时候的商贸交易,还是如今的生意往来,期货其实一直渗透在商业活动的点点滴滴中~你还知道哪些古时候的期货交易?欢迎和大师兄交流~

展开阅读全文
赞 | 2 0条回复 收藏 分享
观点区
查看对话